中国西北地区气候转型的证据

中国西北地区气候转型的证据


发布日期: 2016-10-24 更新日期: 2016-12-23 编辑:xuzhiping 浏览次数: 4394

标签:

摘要: 西北气候转型的证据 冰川消融加速 河水径流増加 湖泊水位上升 洪涝灾害频繁 植被覆盖增加 西北气候转型的证据 我国西北包括3个气候区:新疆和甘肃西部为主的西风带气候区,青海高原的高原气候区,以及甘肃东部、南部与宁夏、陕西为主的东南季风边缘区。比较研...

西北气候转型的证据

我国西北包括3个气候区:新疆和甘肃西部为主的西风带气候区,青海高原的高原气候区,以及甘肃东部、南部与宁夏、陕西为主的东南季风边缘区。比较研究区内128个测站,1987〜2C00年与1961〜1986年平均气温的差,偏高幅度>0.7°C的有105个站,占总站数的82%。同样,比较两段时间的降水量。3个地区之中新疆北部增加最为明显,平均达到36.0mm,偏多22%,新疆南部增加17.4mm,偏多33%。青海高原降水量的增加在10%〜20%之间。但是,东南季风边缘区降水量减少5%〜15%。降水量的增加主要在夏季,新疆北部增加22%,冬季降水量绝对值不大。总之,可以认为,西北地区在1987年之后气候向暖湿转变。这种转变在环境生态的变化上已经有了显著的表现。

冰川消融加速

西北干旱区共有现代冰川22240条,面积27974km2。1960〜1995年期间冰川面积已减少1400km2,减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%。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1959〜1985年间物质平衡为-94.5/a,1986〜2000年增至-358.4mm/a,冰川融水径流量也显著增加。天山南坡台兰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,1957〜1986年为-213mm/a,1987〜2000年则增加到-447mm/a。这两个例子充分反映1986年之后,冰川消融的加速。

河水径流増加

新疆26条主要河流平均径流量在1956〜1986年为873.7亿m3,1987〜2000年增至935.8亿m3,增加了62.1亿m3,即增加7.1%青海柴达木盆地、黄河上游及长江源头的8条代表性河流的径流量,只有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、昆仑山东段北坡的察汗乌苏河和格尔木河有増加的趋势。1987〜2000年与1956〜1986年相比,察汗乌苏河径流量增加2S.1%。但其他几条河径流量变化不明显,甚至有下降趋势。甘肃13条主要河流之中有4条径流量有增加趋势,增幅最大的是祁连山北坡西段的疏勒河,其次为祁连山北坡中段的黑河,1987〜2000年与1956〜1986年相比,增幅均超过5%。

湖泊水位上升

如上所述,博斯腾湖水位于1987年后迅速上升,成为气候转型的重要信号。此外,艾比湖面积1957年为1070km2,1987年萎缩到499km2。但是,2002年又扩大至1064km2。考虑到农业用水,可能相当湖面已接近20世纪初期1300km2的水平。青海湖水位无明显上升,但是人为用水增加,近年来实际水位应有所上升。

洪涝灾害频繁

据新疆地区29条河流年最大洪峰流量,1986年之前是洪水少发期,从1987年开始为洪水多发期。帕米尔高原洪水发生次数最多,其次为天山北坡。昆仑山北坡变化不大,有的河流甚至后期洪水不如早期多。1956〜20⑻年45年间发生大洪水56次;1987年之前的31年间出现29次,平均每年0.9次,1987年之后14年间出现27次,平均每年1.9次,洪水发生频次增加了1倍有余。

植被覆盖增加

比较1的9年和1990年标准化植被指数(NDVI),新疆伊宁东南、石河子与库车之间及甘肃兰州东北指数增加,说明植被有所改善。青海海晏东北、陕西延安周边及武都一汉中一宝鸡之间仍有恶化。天山北坡与准噶尔盆地南缘,1998年8月与1992年8月比较NDVI有明显增加(表1)。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资料,北疆地区沙漠化速率由1950年代的1.2%下降到-0.2%,出现逆转。新疆全区沙漠化速率在I960年代最高,达到0.26%,1970年代〜1兆0年代减缓为0.21%,1990年代又降至0.19%。甘肃河西沙漠化的速率亦有所减弱。

表1. 天山北坡至沙漠区NDVI变化

时间

天山北坡

山前带

绿洲

绿洲-沙漠过渡带

沙漠区

1992年8月

122.15

123.29

126.64

115.18

126.64

1998年8月

131.25

131.81

139.85

127.14

139.85

关注公众号
获取免费资源

随机推荐


Copyright © Since 2014.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

Powered by TorCMS

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

问题讨论 :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,请点击 订阅

发言 : 请写信给: osgeo-china@lists.osgeo.org